1976年建廠做污水處理設備、1983年成為全國環境保護大會正式代表、被奉為環保產業“泰斗”的一環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杭浩宗提出,環保違法成本低制約了產業的發展!斑@幾天國家查處了一批地下排污化工企業,但平均每家企業的罰款才7萬元。排了多久?污染了多少地下水?治理起來費用巨大,這點罰款只是杯水車薪!彼f,一套化工污水處理設備少說要100萬元以上,但違規排放一年才罰款幾萬元,并且很多地區環保部門是抽查和接到舉報后再查處的,也就是說,投設備的錢夠罰好幾年,而且只要沒人舉報,污染就會一直排下去!斑`法成本太低,誰還去買設備?”杭浩宗說。
自主研發能力弱是另一制約要素。做了15年的企業,江蘇菲力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邵中平說:“我們大多企業都是從模仿起步的,現在看來,很多東西還是一看就懂,但消化起來依然存在問題!贬槍υ摴局鞔虍a品之一的曝氣頭(一種生化處理增氧裝置),邵中平向筆者展示了國外同類產品的最新款:“和國內片狀、柱狀的產品不同,這種新產品采用了空氣學原理,設計成傘狀,是我們完全沒有想到的。國外為此研究了近10年,加上材料方面的創新,新的曝氣頭在效率、能耗、使用壽命等方面都實現了突破。僅使用壽命一點,就比我們傳統產品延長了好幾倍!
艾特克控股集團董事長徐暢是宜興公認的新生代環保企業家的代表,他呼吁:“我們需要政策支持,更希望政策能夠‘落地’。我們研發了一套石油和化工污水處理系統,但招標的時候人家問你有沒有實踐、有沒有資質,F在的事實是環保企業拿不到市政項目資質,而擁有資質的企業很少專注于環保。對于真心做環保的企業,政府是否可以考慮給機會嘗試!毙鞎辰ㄗh,政府可以引入第三方審查監管機制,在鑒定完項目可行性后進行優先推廣,讓一部分具備潛力的企業擁有更好的發展機會。
而另一家企業負責人則更直接地談到了細節問題:“現在我們只要出了地方做項目,就必須要繳1%的稅,然后才能拿到稅務開具的‘外出經營許可證明單’,就連宜興市去無錫市做也一樣。我們的利潤也就在2%~3%,走出去競標時價格由此直接比別家高出了1%,這樣的標自然中不了。其他省份對環保等新興產業有免稅的優惠,江蘇也可以考慮在省內推廣!
作為我國唯一以發展環保產業為特色的******園區,宜興環?萍脊I園對產業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!叭毡疽撂僦疑虅罩晔綍缭谥袊茝V水體修復系統項目,但5年來一直無人問津。這個項目對企業和整個產業來說,都有較好的發展空間。不久前,在環科園幫助對接后,我們拿到了項目,政府的牽線搭橋讓企業收獲了效益!鄙壑衅礁吲d地說。
宜興環科園相關負責人表示,近年來,宜興環科園加大了招商和引進人才的力度,吸引了美、日、德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園合資、合作,并與哈工大、南大、清華等80多所大學院校展開合作,形成了集研發設計、生產制造、工程施工、運營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集群!拔覀冊诜e極幫助企業解決問題,同時給自己定下了目標,到2015年,園區整體經濟規模要達到1000億元。也就是說,產業集群要在政府的助力下真正做大、做強,宜興環保產業無上市企業的局面或將迎來改變!